1979年越战,他带着全连200多人投降,出狱后四个字道尽无奈
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2:49 点击次数:111
前言:
“是光荣的战士,还是可耻的逃兵,那就要看你在困难面前有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!”毕竟,每一个选择参军入伍的少年,都有着自己的抱负、理想。
如果,能够轻易放弃,又怎能出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。而今天,我们讲述的便是关于,1979年越战期间发生的故事。战争在接近末期时,冯增敏带着全连200多人投降。
后来,因“投降罪”被判处10年监禁。出狱后,冯增敏表示自己并非故意投降,而是情况紧急迫于无奈做出的选择。
而这一切还要从1976年说起,当时的越南已经完全实现统一,背靠苏联更是日益膨胀,频繁带兵侵扰我国边境。
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,我国决定带兵反击。
1979年2月17日,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。最终,以我军大获全胜结束。可惜,期间却发生了冯增敏带兵投降的事件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从下文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!
展开剩余85%对越自卫反击战
其实,这场战争对于我国来说,是必定需要强势应对的。多年以前,越南与中国一直属于同一阵营。再加上邻国,关系就如同兄弟一般。
想当初,越南遇到困难时,中国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,依旧愿意对其提供帮助。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,如果中国不施以援手,越南的结局必定十分惨烈。
并且,有国外专家针对此情况进行分析,中国大概支援越南上百亿美元的金额。甚至,就连抗美援朝期间,中国对越南也提供了不少帮助。
哪曾想,这段友谊在短短几年就发生了变质,特别是越南投靠苏联后尤为明显。简直就是典型的南郭先生与狼!
1977年,越南境内的华人,就开始遭到排挤、刁难。哪怕,我国外交官出面协商,也没有就此停止,反而愈演愈烈。更加过分的是,越南士兵开始频繁在边境挑起战争。
面对这种情况,我国决定主动出击。因此,在1979年2月17日,两国之间的战争正式打响。而在战争末期的时候,却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投降事件。
当时,我军接到命令,在谅山战役胜利后就准备撤退。而3营八连的指导员就是冯增敏,因为各种缘由与一连共同行动。主要任务就是解决被越军包围的2营士兵。
哪曾想,自己也遭到了越军的围追堵截。之所以会遇到这种情况,还要从上级安排的撤退方案说起。
因为,谅山与河内距离不过一百公里,我军完全可以直捣越南。
但这次战争的主要宗旨,并非抢占越南领土,只为给嚣张的越南一个教训。所以,我军在谅山战役胜利后,就接到上级通知撤军离开。
撤军之路被越军围追堵截
在撤军之前,上级就召开了会议,商量撤退事宜。首先要保证大家的安全,而与大部队一同从公路撤退最为稳妥。
但这个方案却没有得到副军长的同意,他认为大家可以从小路撤退,顺便清剿散落的越军。因此,大家只能按照副军长的方案撤军。结果,在撤退过程中,2营就遭遇越军围追堵截。
虽然,越军的兵力不多,但由于2营士兵没有经验,只能请求支援。
消息传递出去后,师部决定按照原计划撤军,而2营士兵正好学习进行实操。其实,在请求救援后,2营干部就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越军的围追。
最终,成功打退包围的越军。而这件事情的信息差,却让团部与师部之间产生了隔阂。另一边失败的越军,也开始寻求总部帮助。
没过多久,又对2营展开了围追堵截。因为不久前的胜利,让2营士兵有了反击的勇气。奈何,越军的数量却大大提升,让2营毫无方法。
因此,只能再次向团部发起求救。有了上次师部拒绝的经验,团部便决定自己前去营救。其中,营救2连的队伍就是3营八连和1营1连。可惜,还未来得及营救,2营就被越军打散。
选择带着全连200多人投降
而另一边的3营八连、1营1连也遭到了越军的围追堵截,不但没能营救2营,反而将自己搭了进去。
再加上,营救匆忙两个连队根本来不及带上物资,导致在夜晚时分被越军大肆攻击,许多士兵都因此丧生。
当时的情况非常复杂,八连被越军包围,一连副连长王立新带着手下冲在最前方与其厮杀。奈何敌我实力悬殊,最后以失败告终。
甚至,还被越军俘虏,经过拷打后依旧不愿投降,最终英勇牺牲。而一连、八连剩余的人,还被包围在一个山谷中。
作为指导员的冯增敏冷静指导士兵,反击越军的围攻。就这样苦苦支撑了三天,冯增敏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。
他对一连连长李和平说道:“实在不行,我们就投降吧!”听到这话后,一连连长李和平立即反驳道:“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?”
面对连长的质问,冯增敏却解释道:“不是我贪生怕死,我们连的士兵都还没有成年,难道看着他们牺牲?这可是200多个家庭啊!”
听到这个解释后,李和平整个人充满了无力感。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士兵白白牺牲,便同意了冯增敏投降的建议。就这样,他们带着剩余的200士兵选择向越军投降。
后来,在互换俘虏的行动中,这些士兵都安全回到我国。而冯增敏和李和平也因此自己的决定被逮捕,并判处监禁10年。
出狱后,有人询问冯增敏为什么做出投降的决定?他表示自己也是迫于无奈,不然手下的200位士兵就会白白牺牲。他清楚的知道投降的后果,但又不得不如此行事!
结语:
文章主要讲述了对越自卫战期间,冯增敏与李和平选择投降的事件。虽然,冯增敏有着自己的理由,但他作为一个连队的指挥官,怎能因为敌我悬殊就选择投降。
这种行为并不被百姓、国家认可,哪怕投降的理由多么充分,都无法让人谅解!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